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春日里的中国】鸟中“大熊猫”回来啦

时间:2023-03-09 13:10:06 来源:央广网

早春三月,水开燕来,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感知到融融春意,3月5日,结束越冬的中华秋沙鸭回到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头道站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成为2023年第一批北归的候鸟。


(资料图)

飞起来的中华秋沙鸭(央广网发 朴龙国 摄)

水中游弋的中华秋沙鸭(央广网发 朴龙国 摄)

记录下美好画面的,是71岁的长白山科学研究院的退休研究员朴龙国,他有着四十多年观察、保护中华秋沙鸭经验。每年惊蛰前后,朴龙国都会前往二道白河,拍摄南方迁徙回来的中华秋沙鸭。朴龙国介绍,此次拍摄到的两只中华秋沙鸭一公一母,一前一后进入镜头。它们在水中静静地游着,江水依然冰冷刺骨,依然怡然自得。

朴龙国从事保护中华秋沙鸭工作近50年(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江中的中华秋沙鸭(央广网发 朴龙国 摄)

目前,已经有4只中华秋沙鸭闯入朴龙国的镜头。朴龙国听说,有人在长白山地区的其他地方也发现了秋沙鸭,他粗略估计,目前飞回来的中华秋沙鸭的数量已超过往年,“现在看到零零散散的中华秋沙鸭只是迁徙回来的先锋,‘大部队’估计在十天之后。”

江中的中华秋沙鸭(央广网发 朴龙国摄)

据悉,目前中华秋沙鸭在全世界范围内仅存3000只,每年开春,有200只中华秋沙鸭北上,飞抵长白山林区的山水之间进行繁殖。优质空气环境,茂密的丛林,松花江中的鱼和溪水间的林蛙,都是中华秋沙鸭在国内最好的繁殖条件。

江中的中华秋沙鸭(央广网发 朴龙国摄)

据记载,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被称作“鸟类的活化石”,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1864年英国的鸟类学者在东北发现了其标本,但直到那之后一百年左右的20世纪六十年代,才由中国鸟类学家郑作新将其从“鳞胁秋沙鸭”更名为“中华秋沙鸭”。1989年,中华秋沙鸭被定为一级保护动物,和大熊猫级别相同。

x
广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