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说,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一环。只有不断优化充电、换电等补能基础设施,才能助推新能源汽车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 新能源基础设施呈加快建设趋势当前,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尤其电动化是“新四化”的基础和引领。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市场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市场占有率达到27%。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增速有望突破30%。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占整体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不断提升。再加上电网协同智能化水平提高、储能推广和应用普及,为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汽车电动化离不开新能源供给体系,新能源汽车应用端需要充电、换电等补能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截至2023年4月,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202.5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85.5万台、交流充电桩116.9万台;1~4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88.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167.7%,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同比上升60.8%。当前,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较为集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前十地区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4%,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为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前五地区。 当前,全国新能源汽车98%的电量消耗通过充电模式。由此可见,充电是新能源汽车补能的主流模式。目前车桩配比为2.8∶1,预计2025年车桩配比将达到2∶1。 综合各方面情况,目前我国的充电设施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内地城市和乡村配置较少,整体数量远未满足新能源汽车增长需求;充电场站在单一城市内也分布不均,网络不健全;充电品牌众多,呈小而杂乱态势;充电难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热门场站排队时间长,充电客户投诉解决难;商业园区、购物中心、写字楼等部分配套充电桩无法使用(充电车位被挤占或充电枪未开通)。所以,加快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有必要。 充电补能现状多元化且分散与燃油车时代只能去固定的加油站这种“加油模式”不同,“加电模式”的新能源汽车(纯电车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补能。目前,已经出现了个人驻车点充电和公共场站途中充电两大类主要场景补能方式。 1.个人驻车点充电个人驻车点充电是指非专门补能场站的个人补能行为,用户在居住地、办公地或其他目的地停车充电,一般只要停车位配有充电桩即可。笔者近期集中走访调研了100多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能源车主,发现有以下几个相似点:一是85%的车主以居家车位充电为主,只有应急补能的情况下才去公共场站;二是低频次充电,每周补能2次左右,以低功率慢充为主,车主已普遍认识到慢充对电池更加友好;三是充电成本低,尤其夜间波谷在居住地充电,平均成本每公里0.1~0.15元;四是每位车主有2~3个甚至更多数量的充电APP在使用,虽然市区出行基本没有焦虑,但长途出行还存在顾虑。 2.公共场站途中充电公共场站途中充电是指固定的具备公共服务属性的专门充电场站,以快充、超充为主。它包括社会性充电场站、传统加油站新增的充电设施,以及写字楼、商场、交通枢纽配套的充电设施等。这类场站统称为公共充电站,其特点主要有如下四点: 一是网络比较分散,大中型专门充电场站由于受到电力和土地的限制,往往聚集分布在城市周围,主要为B端营运车辆服务;城市中心主要是加油站和商场、写字楼的新增充电设施,为应急充电用户服务。 二是品牌及接入APP众多、规模差距较大,有些场站有100~200根充电桩,有些场站只有5~10根充电桩,主要是受到土地和电力资源限制。 三是各公共场站经营效益参差不齐,有的繁忙场站单桩可以服务5~8辆车次/天,而有的场站单桩甚至低于1辆车次/天。特别是商场、写字楼等配套充电设施有的成为摆设,由于缺乏有效管理,部分车位被燃油车占据,使得想充电的车没有车位可充。 四是室内充电设施缺乏有效的人员管理,占位、损坏率、未开通率等较高,使用效率不高。所以,被市场一直看好的亿万元赛道的新能源交通补能服务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 新能源车主对补能服务有较为集中的需求笔者在近期走访调研中,发现新能源汽车用户有比较集中的需求。一是希望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当前,充电慢、等待时间长、充电网络少,仍是新能源汽车用户最典型的充电烦恼;二是希望和加油站网络一样,能随时随地充电,消除跑长途的里程焦虑。目前充电网络的覆盖面还需要不断扩大,尤其是跑长途和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桩一桩难求,虽然车载电池密度增加了,但补能的焦虑尚未有效解决;三是希望充电时间能够缩短,有的车主希望能够在15分钟或者更短时间内充满电,补能的高效和便捷仍是最大的“痛点”;四是希望不用下载很多APP,能有统一的大品牌或者入口,让客户服务有保障。如今,新能源车主充电的APP较多,使用麻烦,用户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综上所述,服务网络广泛且便捷、充电效率高、品牌化、平台化、客户服务有保障等,再加上进行规模化重资产投入和能源运营,只有一个全国性的能源平台(企业)才有能力和实力可以做到。比如一些具备全国性交通能源服务能力的企业,因为它们具备四大基础:一是网络和运营基础,在全国拥有几万座加油站,已经形成密度高且覆盖广的能源服务网络;二是有全国统一的品牌优势和客户信赖度;三是有良好的用户和平台基础——已经拥有的数亿级车辆用户基盘和线上APP入口;四是有投资和建设能力,有实力进行广泛且快速的充换电、电力配套和储能设施的投资建设。能源企业需加快转型、创新与突破面对电动化浪潮下亿万级别交通补能赛道的新机遇、新挑战,交通领域的能源企业该如何转型、创新和突破?笔者认为,关键出发点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打造新能源补能服务新平台,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提升用户价值。 1.战略规划建议积极拥抱电动化,以用户补能刚需为核心,以自身专注和专业性,发挥线下服务网络优势和线上平台流量,结合市场需求循序渐进地建设充换电和储能设施,促进商业与服务生态建设。 2.技术路线建议原有加油站可根据场站面积条件和电力容量情况,增加充换电设施。前期以目前成熟的快充设施为主,后续根据充电技术发展和应用实践,可逐步升级为4C超充设施为主的能源补给服务;部分站点进行换电试点,主要用于电池升级和维护服务。 3.运营策略建议(1)发挥服务网络优势:为新能源用户提供灵活、便捷、高效、经济的能源综合运营服务。在站端,为B端和C端用户提供车辆可充,电池可换、可维护、可升级甚至可回收等新服务;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平台化优势,为个人驻车点提供远程充电和电池状态的安全监测、预警、救援等增值服务。 网络建设方面,应结合新能源汽车客群集散分布地区和出行场景,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以核心区域面的覆盖带动重要点位,逐步量变规模化;从城市中心和枢纽热点场站逐渐向刚需周边场站延伸;从高速公路主干线热点服务区逐渐向各重点高速服务区延伸。以新能源汽车下乡为例,农村有地有电,需要因地制宜建设充换电设施。建议在发达地区的乡镇中心,特别是农贸市场或购物集聚地安装一个中心充电站。公共充电站布局,走的是一条以城市为主、农村为辅的道路:城市核心“聚焦覆盖面”,农村乡镇“占领中心点”,高速服务“打通主干线”。 值得关注的是,笔者近期走访的北上广深100多位新能源汽车用户中,92%左右都有居家固定停车位,可以安装私人充电桩。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保有量不断攀升,居家车位停车充电只能解决一小部分人的补能需求。以上海为例,70%左右的小区没有固定停车位或电力容量不够,如果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今后补能还是要去公共充电场站。 总之,用户补能旺盛需求在哪里,哪里就要重兵部署。切莫盲目投资建设,让重资产变成重负担。 (2)补能刚需引领多元生态:以新能源汽车补能为主要承载,汇聚用户补能刚需的服务,还可以扩展周边多元化服务生态,比如洗车、便利店、咖啡窗口、寄送快递等场站综合服务。在欧美,很多加油站的非油品(商超等其他服务)业务超过油品销售。补能是用户刚性需求,通过针对性的“短时停留,及时补能,阶梯定价”的模式经营,可以通过提供其他刚性需求实现商业价值。 (3)成为城市分布式储能站:储能设施广泛应用,弥补电力不足和峰谷用电平衡,降低用电成本,同时也可以成为城市分布式储能单元配合区域内应急用电。运营场站不仅仅是交通补能站,也是城市新能源及电力资源的储能站。 (4)加强平台建设和加盟合作:激活平台基盘所有“油改电”用户,APP使用更为客户化和易用,打通线上流量所有卡点;积极拓展全社会加盟合作,将加油站以外的社会化“场外站”纳入品牌加盟中,通过品牌和流量吸引合作,进行管理和服务监督,形成延伸出去的服务网络,既能让服务覆盖更广泛、渗透性更强,又能减少重复投资。以主力带动周边,引导社会力量合作,把新服务网络做强、做大、做好。 (5)打造新能源车主首选充电品牌:从品牌形象、媒体传播、线上APP端、线下用户服务、客诉解决率、定价及结算模式等方面,立体打造“充电品牌”,持续增强用户满意度和价值获得感,在线上线下加强用户体验传播和服务增值内容传播,全方位打造“充电第一品牌”的用户口碑。 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能源结构也在向清洁能源倾斜。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50%。汽车电动化也需要交通补能基础设施电动化,两者相辅相成。汽车“新四化”、能源多元化、电网智能化、储能普及化正在高歌猛进,亟需全国性新能源汽车补能服务平台,这就需要相关企业加快打造,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 (作者黄春华系谷得亿纳(中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顾问)